首页 aB1367788文集 下章
青田石门走笔
  永嘉山水,果真是名不虚传。那清浅澄澈的瓯江,轻轻巧巧转过丽水市,又逶迤向永嘉、温州,一丝儿水波也不生,真好像大家闺秀走路“曳雾绡之轻裾”,悄无声息的,仿佛连裙子的边儿都不会摆动一般。紧贴着瓯江的是一条坦的分路。瓯江曲,它也曲;瓯江直,它也直。彼此如影随形,相偎相依,把那一江韵衬垫得严丝合,婉转悠扬。

  与公路隔江相望的是连绵不尽的绿得发黑的群山。坐在疾驰的车里看去,瓯江的北岸宛若镶上了一道墨绿的花边。青的是江,白的是路,绿的是山。三线并行不悖地在蓝天白云下向前延伸,明丽而静谧,舒展而又畅。

  大自然的妙处就在于“违而不犯,和而不同”它会在畅的明丽中给你来一个意料不到的惊喜。这意料不到的惊喜便是青田县的石门天。大约是青田出冻石的缘故,瓯江至石门一带,仿佛静止不前。远远看去,宛如一大块凝碧的冻石。遥望北岸,两峰豁口处便是石门。

  渡船的时候,我问主人:“这石门有什么好看?”青田主人答曰:“这是有名的风景区呀,刘伯温读书处。”一听这话,我便兴趣索然,在我们中国,叫石门的名胜之地真是不胜枚举。安徽当涂横心就有一个来头不小的石门,起先是梁武帝时的山中宰相陶宏景在此炼丹,后来又来了个道士吴筠在此修身,紧接着又跑来个李太白,说什么“石门水遍桃花,我亦曾到秦人家”我不明白,好端端的山水,为什么非要附属于名人?没办法,中国的老百姓是需要领导群雄的人物的。上帝一旦不在,羔羊们便不会走路了。我怀疑,这刘伯温读书处可能是青田老百姓的神话。

  胡思想之际,船已靠岸。主人笑地问我:“你看这石门风光如何?”山川名胜,有点像大师们的作品,虽无雷同之形,但有相似之笔。眼前的景,活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。“缘溪行…芳草鲜美…林尽水源,复得一山,山有小口…便舍船,从口入。”豁口处悄然耸一茅亭,题匾曰“问津亭”,是当代著名山水画家陆俨少写的。我们循亭旁小路“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,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”

  刘文成公祠便坐落在峡谷的底部,小路的尽头。白垩新途,说明祠堂刚落成不久。新塑的刘基像孤零零地端坐在简陋的神殿中,一张苍白的脸上挂着京剧里孔明的髯口。刘基像侧,挂着几副对联。我只记得其中一联云:“岩壑养奇才,得两大钟灵间气;风尘识明主,成一代开国元勋。”这副对联写得平平,但“风尘”二字,包孕了刘基前半生的历史。在归顺朱元璋之前,他也是一方小诸侯,但自从归顺朱元璋后,他的麻烦也就接踵而来。也罢,他有麻烦与我何干?且看山景…

  石门天最精彩的部分在刘基祠后,转过一孔圆门,只见一座大山,翠屏一样地突兀升起,一绺瀑布,飘飘洒洒地摇曳而下,把承接它的那口半圆石潭,浇注成半规碧绿的月亮。浙江的瀑布,其状都如汤显祖所形容的那样“远似虹霓近似烟”,一个个都如浙江才子,外貌是清癯的,举止是文静的,雁鸿山的中折瀑,小龙湫就是这样的。石门瀑布是五级飞瀑,游人所见到的是最下一级。它从112.5米高处下泻,说来也怪,瀑布之巅,有一红亭,据说,那就是刘伯温的读书台。

  同行者有人发问:“刘伯温为什么非要爬到这么高的地方去读书?”另一位笑道:“那是为了表演读书给群众看。”这虽是笑话,但政治家的行止,往往虚虚实实,超乎常人。

  青田的老百姓把刘伯温放到这样的一个环境里来读书,那是期望他能在石门天中颐养天年,像桃花源的隐士一样,不要成为污浊政坛上的一名无辜的牺牲品。这是一厢情愿的神话,神话里包孕着人民的厚爱。唉,还是老百姓看得清楚。
上章 aB1367788文集 下章